中咨视界

黎晓 吕倩倩 | 关于搭建大监督平台试点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22-03-24 作者:黎晓 吕倩倩 信息来源:中咨研究 访问次数: 字号:[ ]


关于搭建大监督平台试点工作的几点思考

黎晓 吕倩倩

建立目标统一、步调协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大监督工作体系,是顺应企业发展和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咨集团公司2021年党建工作报告指出,要拓宽完善大监督格局,将监督职责嵌入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建立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体系集成、协同高效的中咨特色监督体系。为使大监督格局具体化,中咨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纪委在2022年工作中提出了搭建大监督平台,并不断摸索具体工作的方法和路径。

一、大监督平台的建设思路

所谓大监督平台,是指整合公司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等各职能监督资源,建立各监督主体间成果共享机制、意见反馈机制,加强业务沟通和协调,实现信息、资源、成果共享,形成监督工作的整体协调和有机闭环,减少重复监督,增强监督效果。大监督平台应立足与日常巡察、业务巡检工作的融合,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突出联合监督、全面监督、政治监督的特点。

当前,公司无论是在纪检监察、审计内控,还是在安全质量、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各自在监督范围内以不同的监督方式积极履行日常监督职责,因此整合监督力量,充分发挥监督合力至关重要。监督合力的形成不能以弱化某一项或某几项监督个体的监督效果为代价,而是要让各监督力量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职能,达到个体和整体最优的监督效果。

二、大监督平台的基本路径

我们认为,大监督平台要形成“横向一张网,纵向N条线”的基本架构,要力求发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责任机制。

横向上,要建立职能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制度织密监督网络,建立各职能部门信息共享、问题共商的监督机制,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体系,达到整合各监督力量从而形成监督合力的目的。

纵向上,聚焦重大项目,发挥党支部、党小组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党建与经营融合的方式方法,打通“党支部—党小组—重大项目”监督通道,定期会商发现问题,形成靠前监督、精准监督、上下监督、全程监督工作体系。

三、搭建大监督平台的具体方法

关于大监督平台的搭建,我们没有可借鉴模式、也缺乏经验,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摸索,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方法是:

1.选取试点项目,完善监督工作重点。公司项目分散、点多面广、业务类型多、行业情况复杂,我们认为重大项目才是监督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防范重点。为此选取公司有代表性的重大项目纳入平台管理,立足纪律监督和风险管控先期开展调研。一方面,通过调研对试点项目开展常态化监督;另一方面,在监督过程中发现共性问题,聚焦公司各项监督职能发挥情况,并将其作为公司二次监督、再监督工作的内容。

2.召开联席会议,发挥监督共享效能。工作中我们发现,目前公司内外“监督”“检查”“治理”工作繁多,包括监督执纪部门的内部巡察、专项检查;审计风控部门的审计监察、内控检查;安质部门的项目巡检以及财务、业务管理部门的综合检查等,亟需搭建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共享平台,发挥监督合力。通过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来沟通交流监督事项,定期对所监督事项交换意见,彼此配合,避免了单一监督个体因政策理解、信息掌握、认识角度等方面差异造成的判断偏差,从而发挥相互配合、监督共享的效能。

3.选取平台抓手,促进党建经营融合。公司党委、纪委如何贴近一线、靠前监督,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的融合也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工作中,我们坚持以纪律监督和风险管控作为大监督平台抓手,一方面,突出职工廉洁从业这一工作重点,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标准化、制度化落实情况的检查,对防治“微腐败”、倡导“阳光咨询、透明评估”理念的关注;另一方面,审计与风险内控部门作为与业务管理部门的联系纽带,从风险管控入手,推动与财务、安质、业务管理等部门监督职能相融合,聚焦重点项目和日常管理,做到参与而不干预、协助而不越权。

4.加强问题跟踪,统筹开展联合检查。大监督平台既是保障公司重大项目顺利实施的监督平台,也是各职能部门发挥日常监督效能,发挥监督合力的管理平台。因此,在工作中既要持续关注已发现的问题,推动职能部门妥善解决,也要注意与各职能部门日常工作的融合,开展联合行动,避免重复监督。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加强了与安质部门年度内审和项目巡检工作的整合,一方面在项目安排上,力求把项目调研与巡检工作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逐步把纪律监督、风险管控等大监督要素融入公司内审和安质巡检工作中去,不断提升大监督的综合效能。

四、大监督平台的构建要点

作为集团和公司大监督格局的有益探索,我们感到此项工作还任重道远,工作中要统一认识,一些基本的要义必须明确。

1.监督责任要厘清。大监督平台的责任主体依然是各职能监督部门,各自在监督范围内发挥专业监督职责,不应因为大监督平台的搭建弱化各自监督责任,并在监督问题的持续监控和消除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监督力量要整合。固有的监督体系容易造成部门割裂、沟通不畅、“单打独斗”的局面,因此搭建大监督平台,就是希望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整合监督力量,减少重复监督,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能。

3.监督环节要全覆盖。监督环节全覆盖,并不是要把监督平台作为公司所有项目、所有业务的汇总集成,这样做将打乱既有的专业化管理体系,阻碍公司业务发展。所谓“全覆盖”,应是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聚焦公司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管理薄弱环节、风险高发点等进行重点监督。

4.监督成果要共享。只有打破“越权”“侵权”的思想桎梏,充分发挥监督合力,建立信息、资源、成果共享的整体协作和闭环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工作效能的最大化,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助力和保驾护航。

以上,是我们工作中的几点刍见。我们感到,今后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但是我们也相信,改革没有失败,改革只是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或一小步而已。

参考文献

[1]王志作.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J].产业创新研究,2020(10).

[2]孙立军,杨涛.国有大型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初探[J].会计之友,2012(16).

[3]李启平.建大监督体系推进国企党风廉政建设的探索[J].山西青年,2017,4(3).